花100萬買的金條漲至150萬,為何銀行卻不愿收,金店也只出90萬?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近幾年黃金價格飛速上漲的消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然而最近一則關于金條價格上漲后難以出手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報道,某人花費100萬購買的金條,如今價格已經漲至150萬。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價格上漲如此之大,銀行也不愿意收購,而金店只愿意以90萬的價格收購。
這確實令很多人覺得十分費解,因為現在黃金的價格可以說是很高的,并且黃金現在在市場上算作是一個硬通貨,黃金拿到市場上是很容易出手的。但是現在金條向銀行出售銀行卻不愿意接收,金店同樣也給出低價,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
瘋漲的黃金
黃金在這十年以來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增長狀態(tài),目前金價已經從原本的兩百元一克,漲到了現在的四五百元一克。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發(fā)以來,黃金的價格就像是坐飛機一樣,一路向上暴漲,可謂是天差地別。造成黃金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市場上的黃金供求出現問題,求購黃金的人遠遠高出市場上黃金現在的存量。金條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供求失衡,市場上的貨物遠遠小于實際的需求量,那么就會造成貨物價格的不斷上漲,這是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商品的價格雖然是由于它本身的價值所決定,但是最終體現出來的價格還是會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著供求關系進行上下波動。那么現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財富增長的加速,對黃金等貴金屬的需求逐漸增加,從而導致黃金價格上漲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通貨膨脹的壓力,使得黃金成為了最佳的資產選擇。當前全球范圍內普遍存在通脹壓力,貨幣貶值,人們對實物資產的需求也隨之上升。因為隨著通貨膨脹的不斷加劇,手中的貨幣會越來越不值錢,這就會導致自己的如果繼續(xù)持有貨幣,那么自己的資產將會持續(xù)不斷的縮水。但是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其本身就存在著極高的價值。在古代黃金或許只能夠充當貨幣,沒有實際的使用價值。但是在現在的工業(yè)社會,黃金就存在了使用價值,其有著良好的金屬性質,使得黃金成為了精密器械的制造材料。所以現在黃金就成為了投資者抵御通脹風險的首選,這也就會導致黃金價格上漲。
最后、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地加大,全球局勢動蕩不安,許多投資者將資金轉向黃金等安全避險資產。目前俄烏戰(zhàn)爭與臺海局勢的加劇,使得全世界人民都對未來持有一種悲觀的態(tài)度,認為和平難以長久。因為歐洲和東亞幾乎可以被稱為是世界上的三大中心的其中兩個,這兩個地區(qū)都爆發(fā)了沖突與戰(zhàn)爭,那么世界其他地方也一定會受到相關的波及,可能爆發(fā)全面的沖突與戰(zhàn)爭。而戰(zhàn)爭一旦爆發(fā)金融秩序就會崩潰,到時候手中的貨幣幾乎就會變成廢紙。戰(zhàn)爭時期黃金就是國際上的硬通貨,所以大量的投資者就開始將自己手中的貨幣全部變成黃金,用以面對未來可能到來的戰(zhàn)爭。
綜合以上因素造成了近年來的黃金暴漲,也使得黃金再次沖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世界關注的對象。然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銀行不愿意收金條,金店又開出那么低的價格就確實讓人難以理解了。
銀行不愿收購與金店開出低價的原因
銀行作為一種金融機構,它對于資產風險的評估是極為敏感的,不會輕易接手可能招來麻煩的資產的。而金店是一種盈利機構,其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出現了現在的狀況或許存在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出于風險控制的考量,金條價格的大幅上漲可能意味著市場存在一定的泡沫,銀行不愿承擔潛在的風險,金店想要壓低風險。正如同前文所說,貨物的價格是由其本身的價值所決定的,圍繞著供求關系上下波動。但是現在的黃金的價格波動太大,遠遠超過了它實際上的價值,存在著很大的泡沫。四五百元一克的黃金,基本可以斷定其中泡沫遠遠超過了其實際價格?,F在這些投資者是在賭世界會繼續(xù)這樣混亂下去,并且最終爆發(fā)戰(zhàn)爭,所以黃金才會不斷漲價。但是在現代社會,全面爆發(fā)戰(zhàn)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銀行是不愿意以如此高價接收這些黃金的。而金店為了盈利,他們在壓低了黃金價格之后依舊選擇接手。
其二、黃金的流動性偏差,尤其是現在的高價黃金很難賣出去。黃金與別的貨物不同,不存在一個時間的限制,與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如今的黃金價格太高了,投資者不愿意繼續(xù)接手,而一般人又沒有對于黃金的剛需,所以自然不會購買這些黃金。所以現在市場上的黃金只有很小一部分在流動,難以大量的賣出,并且金條的收購、保管和轉售等操作相對復雜,增加了銀行與金店的運營的難度。所以這些金店與銀行自然不愿意去接手這些黃金。
其三、這些黃金或許存在著證件不全等問題,來路不明。購買黃金是會有購買記錄,同時會被發(fā)放相關的證書的,尤其是這種大額黃金。而文中出售的黃金或許就存在著沒有證書等問題,來路不明,這樣的黃金銀行是怎么都不可能收的,因為這違背了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如果被查到是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而或許部分金店一切都為了高昂的利益,敢于鋌而走險吃下這些黃金,但是很顯然這些件金店收購這些黃金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以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收購。
100萬的金條價格上漲至150萬而銀行不愿收購,金店也只愿意出90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場供求失衡、通脹壓力、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推動了金條價格的上漲。而銀行與金店不愿收購主要是出于風險控制和流動性等考慮,以及黃金的來路問題。這一現象背后反映了銀行金融機構和金店等機構的運營策略和風險控制機制,這也向我們警示了要對相關行業(yè)展開更多的監(jiān)管,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以及懲處任何的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