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分紅險,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有的朋友覺得,分紅險很不靠譜,本來買保險就是買確定性,那分紅都不保證,買來干啥。
也有人認為,分紅險收益上限高,預期能到4.5%,在利率越來越低的當下,是被低估的一類保險。
那么,分紅險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存在?到底是“真香”還是“割韭菜”?適合哪些人選擇?
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內容如下:
- 分紅險是什么,有啥來頭?
- 分紅險,實際能分多少錢?
- 分紅險不保證分紅,還能買嗎?
分紅險是什么,有啥來頭?
分紅險,簡單來說就是:有機會獲得分紅的保險。
比較常見的分紅險包括:分紅型年金險、分紅型終身壽險、分紅型兩全險等,即在其原本的保單利益基礎上,增加了分紅的功能。
這也意味著,買了分紅險,咱們可以享受到兩部分利益:一是保單確定利益,二是額外分紅。
- 確定利益:確定部分收益不會超過2.5%,白紙黑字寫在合同上,保險公司一定會給到。
- 額外分紅:保險公司給的分紅,屬于浮動收益,是多是少根據保險公司經營情況等決定。
以下面這款分紅型終身壽險為例,合同中的「保證利益演示」部分,就是確定收益;「紅利利益演示」部分則是不確定的,僅作為參考。
如果覺得難理解,不妨將分紅險看作“底薪+績效”的工資模式:底薪即確定收益,不管業(yè)績如何一定能拿到;績效即分紅,具體有多少得看情況,不保證。
不少朋友以為,分紅險是很小眾的保險,買的人很少,其實不然,在有些地方,分紅險算是主流產品,比如香港。
根據香港保監(jiān)局公布的數據,2016~2021這六年里,香港個人壽險業(yè)務中,分紅保單的新單保費占比均在60%以上。
至于內地,近十年來,分紅險一直都不溫不火的,主要還是因為,比起保證收益3.5%的增額壽等儲蓄險,分紅險最多只能拿到2.5%確定收益,分紅多少也不知道,整體優(yōu)勢不大。
但如今,內地市場也變了。預定利率下調至3%,普通儲蓄險收益降低,有機會獲取更高收益的分紅險,便又重回大眾視野,成為許多人都會考慮的一類保險。
分紅險,實際能分多少錢?
一說到分紅險,很多朋友都會好奇:這個分紅是從哪兒來的?實際能分多少?
有些人想當然地以為,保險公司整體盈利越高,買了分紅險的人就能得到更多分紅,相當于成了保險公司的股東。
其實不是這樣的,分紅險的實際分紅,要看其專門賬戶盈利情況,和保險公司整體盈利沒啥太大關系。因為這個分紅,僅僅是分紅險帶來的盈余。
分紅險會有個專門的賬戶,保險公司每年要根據投資、運營情況等,將可分配盈余部分,至少拿出70%分給保單持有人。
來源:《分紅保險精算規(guī)定》
看到這有人就問了,那咱們普通消費者,怎么知道分紅賬戶有沒有可分配盈余?沒有的話,會不會就不分了?
雖然監(jiān)管早有規(guī)定,分紅賬戶的盈余分配,應當由外部機構審計,理論是上透明的;但以往在實操中,具體能給多少分紅,既不保證,也不太透明。
(來源:《分紅保險精算規(guī)定》)
比如平安年報顯示,2022年保單紅利支出196億元,但是具體分了多少?分紅實現(xiàn)率如何?我們都不得而知。
不過自今年開始,分紅險的情況有了變化。
先是年初,監(jiān)管規(guī)定分紅險取消高檔收益演示,以后只演示2種情況:不分紅、“4.5%減去預定利率”分紅,不畫大餅,避免給消費者太高預期。
6月底又出了新規(guī),要求保險公司之后每年都要如實公布分紅實現(xiàn)率,看看預期分紅能實現(xiàn)多少,如果長期表現(xiàn)不佳,就得再下調演示收益。
據媒體統(tǒng)計,截至7月19日,40家壽險公司公布的近千款分紅險中,有690款紅利實現(xiàn)率超過100%,占比七成;余下三成,分紅實現(xiàn)率低于100%。
毫無疑問,這兩項政策都讓消費者有了更多參考,來判斷分紅險的收益情況。但即便如此,這些數據也只能代表過去,未來實際能拿到多少分紅,依舊是個未知數。
分紅險不保證分紅,還能買嗎?
正如前面所說,普通消費者面對分紅險,最需要留意的就是分紅不保證。那有些朋友就問了,既然分紅都不一定有,那還能買嗎?同樣是收益不確定,干嘛不直接買基金或股票?
雖然分紅險的分紅不確定,但大家別忘了它還有確定收益,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分紅,不超過2.5%的確定收益,肯定是能拿到的。
比起動不動就跌個兩三成,甚至“腰斬”的股票、基金,分紅險肯定更安全、風險更??;而且還有機會獲得更高收益,享受保險公司額外的投資紅利,相對保值增值。
所以說,分紅險還是有它的獨特優(yōu)勢的,買肯定是能買,不過它并不適合所有人。如果你有一定投資經驗,追求安全穩(wěn)健的同時,也想博一博更高收益,倒是可以考慮看看這類產品。
另外,要特別注意:買分紅險的邏輯,和之前買年金險、增額壽等確定收益的產品不同了。
因為分紅險不像增額壽、年金險等,屬于“剛兌性產品”;分紅險中的分紅屬于投資,需要自擔風險。
那咱們在挑選時,就更要有投資思維:除了看產品確定收益、結合分紅實現(xiàn)率判斷預期收益,也要適當關注一些隱形指標。
比如保險公司實力,包括資歷是否悠久、經營情況是否穩(wěn)健、安全性高不高等。
再比如投資能力。分紅險最終盈利肯定跟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相關的,背后的資產管理公司越厲害,投資收益越高,給大家的分紅大概率也不會差。
寫在最后
預定利率下調后,比起穩(wěn)定3%收益的儲蓄險,分紅險雖降低了0.5%的保證收益,但有機會換取更高的額外浮動收益,因此也吸引了一些朋友選擇。
如果確實有入手計劃,記得不要只關注白紙黑字的合同,還得結合保險公司分紅實現(xiàn)率、投資能力、經營能力等一起考量。
關注深藍保,回復【福利】,可免費領?。?/p>
《社保手冊》《醫(yī)保攻略》《保險方案》《防坑攻略》等超級干貨資料。
幫助大家「認識保險、買對保險」是深藍保的初衷,如果你有任何保險問題盡管找我,我將用從業(yè)6年的經驗給您合適的建議;
通過深藍保投保的粉絲,一旦出險,我們將全程協(xié)助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