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億國債,老大哥帶頭加杠桿,摸著日本過河了!
中國正式進入老大哥加杠桿時代。
10月24日,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fā)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增發(fā)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
10000億元具體是花在這8方面:
1.災后恢復重建
2.重點防洪治理工程
3.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4.其他重點防洪工程
5.灌區(qū)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6.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
7.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
8.東北地區(qū)和京津冀受災地區(qū)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這個「發(fā)特別國債」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中央名義將向機構借錢,主要是銀行。
2、債務記在中央政府上。
3、花錢主體是地方政府。
4、花錢方式是實用主義,主要是災后重建、農田建設、水利工程等。
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特別國債與央行放水完全不一樣的,后者是央行資產負債表擴表,而財政手段就是為了避免放水。
這是一種非貨幣手段的國家層面加杠桿模式。
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央媽放一年水,不停降息降準,錢不斷在金融系統(tǒng)里面空轉,居民企業(yè)怎么刺激都硬不起來。
這也怪不了他們,現(xiàn)在中國居民杠桿率達到63.7%,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61.9%。企業(yè)部門杠桿率達到167.0%,有的地產企業(yè)杠桿率1000%。
面對經濟下行周期,高負債的居民跟企業(yè)都躺平了。
居民忙著提前還房貸,就算有剩余現(xiàn)金,也像縮頭烏龜一樣縮銀行里面打死都不出來。
企業(yè)則忙著修復重創(chuàng)的資產負債表,它們將目標從利潤最大化向負責最小化設置,即使央行一再降息,企業(yè)都選擇無視而專注償還債務。
它們哪里還有心思消費,投資擴大生產,更別說創(chuàng)新啥的。
而咱們中央政府,杠桿率僅只有21.4%,遠低于國際警戒線60%,真是全球極低那一檔。
老大哥是時候站出來了。
既然存款打死都不想出來,那就以老大哥名義向銀行借出來。銀行的錢,不就是居民的存款嘛。
說到這,局長想起了一本書《大衰退》里面記錄的日本的財政刺激。
1992年,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日本政客被逼通過修建道路橋梁之類政策刺激經濟。
所謂財政刺激,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出面借出并花掉個人存在銀行閑置的存款。
看到這里,是不是跟中國目前情況很像,超高儲蓄不愿意出來消費投資,那就由中央出面。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財政刺激,終于形成了世界三大泡沫之一,日債。另外兩個則是中房美股。
有權威研究,如果日本政府不以此為代價去刺激經濟,那么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就會跌至高峰時的一半。
通過修建道路橋梁之類政策,最后都會以工資形式發(fā)給工人和管理人員,進而帶來消費,消費帶動實體產業(yè)的產能利用率提升和產業(yè)擴張,企業(yè)盈利提升,工人收入提高,進一步增加消費。
如此正向循環(huán),成功地阻止了國民生活水準災難性下降,從這點上看,日本的財政刺激可以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經濟政策之一。
時隔30年,中國摸著日本過河,通過中央加杠桿方式,將經濟刺激起來,接著奏樂接著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