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9月25日,在蜂巢能源鹽城飛疊短刀基地,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在接受經濟觀察網等媒體采訪時,發(fā)表了動力電池企業(yè)將如何應對歐盟反補貼調查、歐盟新電池法的觀點,并對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戰(zhàn)、及公司科創(chuàng)板IPO進程等話題做了回應。
蜂巢能源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yè)部,于2018年從長城汽車剝離,如今已成長為國內頭部動力電池企業(yè)。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數據顯示,2022年,蜂巢能源動力電池裝車量6.1GWh,國內排名第七位。今年8月,蜂巢能源動力電池裝車量為0.79 GWh,國內排名提升至第6位。
將配合車企應對歐盟反補貼調查
近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fā)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將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如果反補貼真的成立并實施,那么可能會有很多中國汽車企業(yè)要去歐盟本地建廠,同時本地化采購比例要超60%,才能規(guī)避掉反補貼關稅。所以我們要密切關注的,就是配合各個客戶考慮在歐洲本地化的計劃,這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去應對的。”楊紅新說。
近兩年來,多家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è)啟動了在歐洲本地化的進程。寧德時代德國工廠已在2022年12月投產,匈牙利工廠也將建設。此外,欣旺達、億緯鋰能也正在歐洲建設了工廠。
蜂巢能源也已在德國建有兩座工廠,一是2020年在德國薩爾州建設的歐洲電池模組和PACK工廠,總投資約20億歐元,規(guī)劃產能為24 GWh;二是2022年在勃蘭登堡州建設的首座電芯工廠,計劃于2025年投產,年產能為16 GWh。
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yè),除了要應對歐盟的反補貼調查,還要應對今年8月正式生效的《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guī)》(歐盟新電池法)等諸多來自歐盟的政策法規(guī)。歐盟新電池法要求,未來在歐洲經濟區(qū)銷售的動力電池和工業(yè)電池,須具備碳足跡聲明和標簽及數字電池護照,法規(guī)中對電池重要原材料的回收比例也有相關要求。
楊紅新表示,針對歐盟新電池法,首先要應對的是電池護照,(因為)電池護照要披露很多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碳足跡?!跋裎覀冞@樣的企業(yè)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碳足跡的體系,從礦山到墳墓規(guī)劃好,然后把供應商管理好。但是也要做好平衡,如果(減碳)做得激進了,這個成本就只能自己承擔了,但如果完全不做,臨時去做,也來不及了”。
靠規(guī)模效應緩解成本壓力
“價格戰(zhàn)”是今年國內汽車市場的關鍵詞,傳統(tǒng)燃油車為了保住份額連續(xù)降價,新能源汽車也為了維持增長而降價不止。
楊紅新認為,整車企業(yè)面對巨大的成本壓力,會將壓力分解到電池、電機、電控等所有零部件上,其中電池承受的挑戰(zhàn)更大一些。因為電池的價值高,即便(整車企業(yè))只降低動力電池1%的成本,也會為其帶來很大金額的成本節(jié)省。
“面對成本的挑戰(zhàn),不能一味地靠降價,我們希望首先還是要技術創(chuàng)新。比如我們在PHEV(插電混動)領域能夠給客戶更多賦能,差異化、技術領先性帶來了一部分溢價。”楊紅新說。
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依托于“短刀+飛疊”效率、品質的優(yōu)勢,再加上前瞻的產能部署,獲得了多家車企的認可。今年以來,蜂巢能源動力電池陸續(xù)供貨理想L7、吉利銀河L7/L6、東風嵐圖追光/夢想家、哈弗猛龍/梟龍等車型。從工信部發(fā)布的車型公告看,6月以來,蜂巢能源配套的插混車型已接近20款。
除了技術溢價,蜂巢能源正在通過規(guī)?;徑獬杀緣毫?。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希望把規(guī)模做起來,做“大單品”,一個產品在1條生產線上生產與在10條生產線上生產,制造成本和采購成本是不一樣的,通過大單品持續(xù)穩(wěn)定生產,能把制造成本、采購成本降下去。
據楊紅新介紹,蜂巢能源飛疊產線第一款產品62.5安時磷酸鐵鋰短刀L400,已有超10條生產線生產這一型號,將來產能一旦穩(wěn)定,生產成本會快速下降。同時,理想、嵐圖、長城坦克、魏牌摩卡等客戶都在用的117安時高鎳和中鎳三元電池,約有8條生產線在生產,成本也將會快速下降。
此外,出海也被蜂巢能源視為一種緩解成本壓力的途徑?!皣馐袌鲞€有一個窗口期,有一些客戶還有高溢價的市場和需求。我們中國的產品比較豐富,又比較有差異化和領先性,而日韓企業(yè)響應客戶的速度和能力相對沒有中國企業(yè)強,所以我們可以抓住這個特點,拿一些有差異化的產品去滿足歐美市場,爭取通過在這些市場的差異化獲得高溢價?!睏罴t新說。
據介紹,蜂巢能源研發(fā)的無鈷電池已經與美國的一家儲能系統(tǒng)上市公司達成供貨協(xié)議,將于2024年初開始供貨,該儲能客戶預計每年供應無鈷電芯將達到80萬只。
IPO進程仍在正常推進中
日前,業(yè)內出現了蜂巢能源股東有意出讓公司股權的傳聞。對此,楊紅新表示,相關傳聞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目前,蜂巢能源除了IPO以外,沒有任何出讓股權的計劃,而且在IPO階段也不能隨意出售股權。
天眼查數據顯示,蜂巢能源的第一大股東是保定市瑞茂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為39.4%,而保定瑞茂由長城控股100%持股。2022年11月,蜂巢能源遞交了第一版的科創(chuàng)板上市招股書。今年6月,上交所資料顯示,蜂巢能源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對此楊紅新透露,蜂巢能源IPO目前還在第二輪問詢審核當中。
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yè)中非常熱門的800V超充,楊紅新也給出了自己判斷:即使將來800V超級快充普及了,但因為它成本太高,將很難下沉20萬元以下的車型。未來的市場,在20萬元以下,可能主要用長里程的PHEV車型來覆蓋,20萬元以上才主要用800V的快充純電車型來覆蓋。
如今,頭部動力電池企業(yè)都在向更上游和更下游的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延伸,蜂巢能源也不例外。楊紅新表示,在動力電池回收渠道上,蜂巢能源已經簽約了三家整車企業(yè)。針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蜂巢能源更多瞄準低速二輪車,但這部分業(yè)務體量不會特別大。
儲能方面,目前蜂巢能源已在廣東、江蘇、河北、甘肅、浙江、新疆等多地完成大規(guī)模儲能項目交付并網,同時蜂巢能源已經在歐洲獲得多家企業(yè)儲能業(yè)務定點,涵蓋工商業(yè)儲能、便攜電源、牽引動力等多個領域,總量超20GWh。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