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隨著國際形勢的迅速變化,中國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世界其他國家正在積極尋求擺脫對美元的高度依賴;另一方面,中國鼓勵與其他國家本幣結算。最近,再次傳來好消息:南美重要經濟體阿根廷,外匯交易份額中,人民幣的比例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彭博社報道稱,據阿根廷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在該國外匯交易市場上的份額,從上個月的5%,一下子飆升到了28%;該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至少有500家阿根廷企業(yè),要求使用人民幣支付進口款項。
報道稱,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公司需要為阿根廷工廠采購進口零部件,但是他們在阿根廷無法找到美元來兌換,因此該公司決定采用人民幣來支付相關款項?;荻止镜那闆r表明,在阿根廷,使用人民幣是普遍現象;彭博社形容道:“阿根廷人人都用人民幣”。
彭博社認為,由于華盛頓挑起了中美競爭,又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制裁,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霸權地位被嚴重削弱,包括阿根廷、巴西在內的南美主要經濟體,都在尋求“去美元風險化”。巴西“去美元”主要是為了避險,而阿根廷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由于通脹飆升、政策混亂,阿根廷不得不尋求人民幣結算作為一種快速、短期的解決方案,確保企業(yè)的正常運作。本月初,阿根廷經濟部長馬薩率領一支代表團到訪了中國,雙方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規(guī)劃,并且磋商“擴大兩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
不管這些國家出于什么目的,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比一兩年前有了顯著的提高,即便美媒也承認,這是華盛頓送給中國的“一份厚禮”。新華社此前援引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稱,人民幣交易量在2022年幾乎擴大了一倍,占全球的比例份額從此前的4%提升到了7%,成為全球第五大交易貨幣;目前世界上有超過70個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
報道還稱,中國今年一季度的人民幣跨境支付處理業(yè)務增長明顯,已經處理137.02萬筆、金額25.17萬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62.5%和12.63%。
除此之外,人民幣在中國對外貿易結算中的比例,也不斷提高,目前已經超越美元,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結算貨幣;從世界范圍來看,人民幣的份額與美元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是歷史的車輪已經向前滾動,這個趨勢已經停不下來。
這段時間,西方一直在炒作所謂“去風險化”的概念,這不過是“脫鉤論”換了一個說法而已。美國《外交事務》雜志直接指出:所謂“去風險化”,實際上是華盛頓試圖在芯片、關鍵原材料等領域對中國發(fā)起挑戰(zhàn),試圖遏制中國發(fā)展,并且限制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還拋出所謂的“華盛頓共識”,試圖將美國的意志強加給全世界。但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去美元化”進程,表明華盛頓的這套想法,最終只會促使自己“被去風險化”——是的,在大家的眼里,美國越來越歇斯底里, 誰又能拒絕一個理性、開放和前景廣闊的中國市場呢?
當美國想要“去風險化”,得到的卻是其他國家“去美元風險化”;這樣的結果表明,華盛頓搞的那一套東西,注定是要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