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搶小米 后奪MG “外企墳場”印度難成下一個中國
很多人認為,印度以其巨大的人口規(guī)模所形成的市場容量和勞動力數(shù)量,與若干年前的中國很相似,完全可能成為繼中國之后的下一個“世界工廠”。
近年來,不少全球大廠都紛紛進軍印度,這幾年印度也成了中國企業(yè)的投資熱土。
2019年中國往印度投資66.8億美元,2020年是39.5億,2021年破紀錄達到141.3億,大量的投資涌向了印度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幫忙造就了一批“獨角獸公司”。
但在世界銀行發(fā)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huán)境報告》中,期待成為“世界工廠”的印度依舊被認為是 “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也正是在這幾年,外企在印度頻頻遭遇打壓,印度從此有了“外企墳場”的稱號。
搶奪MG
6月下旬,根據(jù)《印度斯坦時報》的報道,印度金達爾西南集團(Jindal Southwest,簡稱 JSW)正試圖收購MG汽車印度有限公司(MG Motor India)部分股權,該公司為上汽集團旗下公司。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這一樁買賣得到印度政府的支持,目前已大致達成協(xié)議,JSW 董事長薩簡 · 金達爾(Sajjan Jindal)或持MG印度 45%-48% 股份,JSW 經(jīng)銷商、公司員工持 5-8% 股份,經(jīng)過這樣一番操作,上汽集團將喪失對MG印度的控制權,其持股將不會多于49%。交易完成之后,MG 印度將被印度本地企業(yè)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收購價,上汽集團最初開價是,MG印度公司資產(chǎn)按照80-100億美元進行估值,但在協(xié)商后,MG印度公司的資產(chǎn)估值被縮減至12-15億美元。
此外,外媒爆料稱,上汽集團為了保住投資,曾計劃通過MG印度進行一系列行為,比如計劃投資超過500億盧比(約6.114億美元)在印度建立第二家工廠,同時還有一系列其他提議,包括考慮純電汽車動力電池的印度本地化制造,擴大在印度的電動汽車市場規(guī)模。初步規(guī)劃是從2026年起,其電動汽車銷量至少占到65%,但最終結果似乎并不如意。
MG在印度價值幾何?
上汽集團在印度的子公司MG印度,正式成立于2017年初,整個投資總額為32.75億人民幣,包括收購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羅達市的印度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哈洛爾(Halol)工廠,對其進行徹底的改造并以此為基礎,建立現(xiàn)代標準的汽車生產(chǎn)制造基地及配套的產(chǎn)業(yè)園區(qū)。
2019年4月,哈洛爾基地建成并正式投產(chǎn),整車年產(chǎn)能為8萬輛,上汽成為第一個在印度建廠的中國車企。
5月份,MG印度的銷量在印度排名第七,銷量為5006輛,市場占有率雖然只有2%,但其銷量增長速度卻是不斷增高。
另外,MG印度在這幾年正在不斷培養(yǎng)印度本土產(chǎn)業(yè)鏈,截止2022年底,本土零部件供應已經(jīng)突破50%。
如果是在一個正常的經(jīng)商環(huán)境下,MG印度在印度市場的發(fā)展前景廣闊,整體估值就算沒有MG自己報的80-100億美元,但也不會不堪到只有12-15億美元的估值。
MG在印度打拼多年,好不容易走上正軌,但印度轉手就要將你收購了,不得不讓人感嘆道,這印度那里是讓你來賺錢的呀,這印度就是讓你來免費加速本土企業(yè)發(fā)展的。印度對于MG印度的收購,可以說是與強取豪奪無異。同時也有中資高管表示,印度政府的這種行為就是“霸凌”,等于“變相收購中國企業(yè)”。
“外企墳場”
除了MG印度,前段時間小米在印度也是遭遇大難。印度指控小米在當?shù)氐牟块T通過冒充“特許權使用費”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并扣押其555.1億盧比資金,約合人民幣48.2億元。
被”特別關照“的遠不止小米一家。
2022年7月,OPPO被指控逃避關稅439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38億元。
印度稅收情報局稱,OPPO在進口手機零部件時錯誤使用了關稅豁免,并在計算進口貨物交易價值時未包括特許權使用費。
同一個月,vivo的119個印度相關銀行賬號被印度執(zhí)法局封鎖,總額達46.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億元。印度執(zhí)法局在相關聲明中指控稱,vivo印度公司為逃避納稅,將6247.6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55億元)匯往中國等地,金額相當于該公司一半左右的營收規(guī)模。
在嚴格監(jiān)管外資企業(yè)這件事上,印度還不僅僅只是針對中資企業(yè)。
大家耳熟能詳?shù)奈④?、IBM、三星都曾在印度市場吃過癟。
根據(jù)印度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4年至2021年11月,有2783家在印度注冊的外國公司關閉了在印度的業(yè)務,約占在印跨國公司的六分之一,撤離的公司包括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美國摩托車制造商哈雷戴維森和美國汽車公司福特等。”外企墳場“的稱號可以說是名不虛傳。
特斯拉與印度
作為新興國家里人口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即便是馬斯克也十分眼饞這塊市場。馬斯克在2017年就表示特斯拉計劃最早在當年夏天在印度銷售汽車。
但受印度進口關稅影響,這個計劃被一再推遲。
2021年,馬斯克發(fā)推吐槽說:“特斯拉很想進入印度,但(印度的)進口關稅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有大國中最高的?!?/p>
據(jù)路透社當時的報道稱 ,特斯拉試圖削減關稅,但印度政府希望該公司先在當?shù)厣a(chǎn)。
從2021年至今,馬斯克與印度方面仍在對特斯拉如今進入印度、如何在當?shù)厣a(chǎn)、建廠一事討論,并沒有達成實質(zhì)性進展,與當年特斯拉進入中國時形成截然不同的畫面。
對于馬斯克而言,印度這塊市場太有潛力,難以放棄,但印度的經(jīng)商環(huán)境又是如此惡劣,稍有不慎,那便是足籃打水一場空。
印度市場的多樣性、復雜性超出想象,從人口規(guī)模、人口能力上來看,印度的確是有潛力超過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但各種限制性的貿(mào)易政策,各種對外企的針對性打壓也讓印度臭名昭著,想成為下一個中國,印度以前不行,現(xiàn)在不行,恐怕以后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