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擺攤經(jīng)濟一直很火爆。
利用下班和周末時間擺個攤,成為了不少當下年輕人創(chuàng)造副業(yè)的首選。
同一條路,不同人走,終點會不同,沿途的風景也會千差萬別。
然而,有位8歲的小朋友擺攤套圈,1個小時可以進賬584元!
你羨慕嗎?
社會新聞
6月1日,浙江松陽。一位8歲男孩在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參加了跳蚤市場,和朋友一起擺攤套圈,僅僅一個小時就掙了584塊錢。
這位小朋友稱,約了幾個小朋友擺攤,沒想到生意這么好。
聰明的商業(yè)模式
新聞里,我們看到這位小朋友還是非常懂得營銷。
這位小男孩在攤位上立起自己提前寫好的擺攤牌子,牌子上寫的套圈規(guī)則可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
1元一個圈,站在指定線后,圈中即有獎,圈不中送小禮品。
看到重點了嗎?
“圈不中也送小禮品”,雖然只是一個套圈的小生意,但是卻體現(xiàn)了一個非常聰明的商業(yè)模式。
這個就是利用了人心理的“損失規(guī)避”,得到100元所帶來的快樂,無法彌補失去100元產(chǎn)生的痛苦。
當小朋友來套圈,想到即使不中也有一個小禮品,得失心態(tài)自然就會降低很多。
不管禮品大小,多少算個意思,對小朋友來說吸引力就很強。
而且視頻里,該小男孩口頭上喊著還是1元2個圈,比牌子上寫著1元1個圈多了一個。
不知道是這位小男孩故意的,還是口誤。
如果是故意的,那可就更厲害,再一次利用了人心理的“激勵因素”:
當你明知道會獲得的東西,就不會有感激和驚喜;
反之,額外給的,你就會滿心歡喜。
就像你去買衣服,看到價格100元,你并沒有強烈意向想要,這個時候突然告訴你消費滿100元還能送兩雙襪子,你是不是就會心動呢?
看到這里,有網(wǎng)友表示,浙江人確實很有做生意的頭腦,懂得如何用最低成本賺最實在的錢。
幸存者偏差
有些網(wǎng)友還算了一筆賬,一小時584元,一天8小時也有4000多元,一年下來都能達到150萬了!
看到這里,紛紛表示又燃起了自己想要擺攤的信念。
其實一定要理性看待這類事情,因為可能只是幸存者偏差。
仔細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賺錢具有相當?shù)呐既恍浴?/p>
首先這一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孩子們眾多,人流量大,因此相對容易掙錢,但這并不代表在其他時間或場合也能如此。
還有擺攤的是小朋友,來玩的也都是自己同學,也都是家長支持的,并非完全對外做生意,你換個大人去擺攤試試,效果就不一定了。
最關鍵的一點,真的去擺攤,需要人工費用和租金,贈送的禮品也需要成本,所以終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賺。
不然之前也不會有新聞:
95后女生擺攤一天僅賣5元。
寫在最后
縱觀不少成功人士,也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
股神巴菲特5,6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做生意,當時只是賣可口可樂。
他從爺爺開的雜貨鋪里,以每箱25美分的價格批發(fā)可樂,一箱6瓶,然后再以5美分一瓶的價格賣出去,也就是說一箱可樂,他賺5美分。
誰能想到,50年后巴菲特其中一筆投資賺了150億美元,還是可口可樂。
從這件事情本身來看,還是很有積極的意義。
參加這種活動賺多少錢不重要,關鍵是要讓孩子體驗生活,明白賺錢是需要努力和付出的,并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得到。
同時可以鍛煉孩子們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讓他們?yōu)樽约旱膭趧映晒械阶院馈?/strong>
適當?shù)臋C會的確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金錢觀和創(chuàng)業(yè)理念,但是畢竟還小,學習和成長還是更加重要的。
你們說呢?
大家好,我是滅霸,一名創(chuàng)業(yè)6年,職場10年的菜鳥。
長期分享熱點文章,喜歡就點贊、關注喲。
部分資料及圖片取自網(wǎng)絡,侵刪!
#夏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