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如今的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據工信部數(shù)據統(tǒng)計,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xù)八年產銷量全球第一。
越來越多的國產車企,已經不滿足國內市場,紛紛走出國門,出口量也是逐年遞增。今年前4月,我國汽車出口149.4萬輛,同比增長76.5%。新能源汽車出口占汽車整體出口金額比重提升至42.9%。
中國新能源汽車憑借自身實力,風靡全球。在很多國家,掀起了搶購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熱潮,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增加。也讓一些歐美國家感到不安,擔心本國的汽車工業(yè)會因此受到沖擊。
就在這時,法國向中國汽車打響了第一槍,那么法國到底做了什么事呢?據外媒報道,法國計劃重新分配電動汽車補貼的資金,要獲得補貼金額5000歐元,就要滿足汽車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達到歐盟的碳排放標準。
這明顯是為了歐盟的汽車生產商制定的,給非歐盟的汽車制造商人為打造壁壘。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歐盟制造的電動汽車,針對的目標很明顯就是中國。
從以下數(shù)據上就可以得知,中國汽車這幾年出口歐洲的汽車的占比從2019年的1.1%,增長到2023年一季度的12.3%,今年第一季度,法國電動車補貼的40%都流入了中國品牌。
而今年4月份最新的數(shù)據顯示,在純電動汽車品牌占有率榜單中,中國生產的汽車已經占了超過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赐赀@,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正是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突出表現(xiàn),法國急了,發(fā)布了帶有歧視的補貼措施。
在法國市場上,一邊是歐盟生產的有補貼的電動汽車,一邊是中國生產的沒有補貼的電動汽車。失去法國補貼,將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對于在法國的外國品牌,很難站穩(wěn)腳跟。
法國的這一舉動意圖已經非常明顯,而馬克龍卻表示:不是保護主義者,法國不會關閉市場,但我們不希望使用法國納稅人的資金來加速非歐洲國家的工業(yè)化。法國的做法,恐怕會引起歐美國家的效仿。
不少媒體預測,下一個國家將是德國。作為傳統(tǒng)的汽車大國,德國汽車工業(yè)非常發(fā)達,中國作為德國汽車最大的海外市場,目前來看德國車企對中國的態(tài)度仍比較友善。但也不排除,德國為了自身利益跟隨法國采取行動。
早期我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是以“用市場換技術”作為代價,引入眾多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時。雖然也有一定的保護政策,但是在相對公平的基礎之下。但法國如今的做法,令人詬病。
另一方面,法國的做法也證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如今已經涌現(xiàn)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國產汽車品牌。
比如東風集團旗下的嵐圖,新推出的嵐圖夢想家,是電動豪華中國夢,品質駕乘,宜商宜家。
擁有17項MPV首搭技術,21項同級領先技術,為MPV用戶帶來顛覆性的極致用車體驗。#嵐圖夢想家-豪華再進化#
搭載嵐海動力,擁有著“中國汽車,平視世界”的實力,四大亮點:超級動力、高效節(jié)能、極致安全、便捷補能。作為國產自主品牌之一,夯實中國品牌自信。
在強大的實力面前,所謂的保護主義無非是固步自封。當國產汽車在技術和質量上全面領先時,相信市場和用戶會給出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