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楓:顫抖吧!前四月全國賣地收入斷崖式下跌透露地方財政告急
文/謝逸楓
5月18日,財政部門一份全國財政收入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前4月全國賣地收入1.1761萬億元(一季度8728億元、前2月5627億元),同比下降21.7%(一季度下降27%、前2月下降29%),跌幅收窄5.3%,依然是堪稱史詩級斷崖式下跌。
土地是一個國家、城市的財富之母,是一個城市的發(fā)展基礎條件;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原始資本財富;是地方財政收入、教育、基建、市政配套、水利等設施的資金的重要來源,是彌補財稅收入不足的關鍵來源。
2023年前4月賣地收入跌幅下跌21.7%(一季度下跌27%,創(chuàng)1987年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歷史以來同期第四最大跌幅,可謂是罕見。盡管增速暴跌21.7%,依然堪稱一部最成功的土地財政學,即中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濟學。
全國賣地收入增幅斷崖式下跌,2023年前四月跌幅下跌21.7%、一季度跌幅下跌27%、前2月下跌29%。而2022年跌幅下跌23.3%、2021年增長3.5%、2020年15.9%、2019年11.4%、2018年25%、2017年40.7%。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房企融資困難與銷售回款緩慢,債務集中到期,房企壓縮投資,總體拿地放緩,市場季節(jié)性因素、地方供地節(jié)奏的調(diào)整,土地價格的微調(diào),導致前4月全國賣地收入增速的跌幅斷崖式下跌21.7%。
其一是按照筆者分析,全國賣地收入1.1761萬億元,同比下降21.7%,占到全國財政收入8.3171萬億元的14.14%(一季度14.0%),占到全國地方財政收入4.5610萬億元的25.78%(一季度25.12%)。
2023年前4月全國賣地收入1.1761萬億元,同比下降21.7%。2020年-2022年前4月全國土地收入分別為1.5839萬億元、2.1383萬億元、1.5012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5%、增長35%、下降29.8%。
土地收入依然在持續(xù)下滑。2023年前4月全國賣地收入1.1761萬億元,同比下降21.7%。與去年同期相比,前4月土地收入下滑同比相對比,大幅度收窄8.1%。但是,下滑幅度依然高于去年的平均數(shù)。
2023年前4月全國賣地收入1.1761萬億元,同比下降21.7%(一季度同比下降27%),跌幅收窄5.3%,意味著賣地收入下降趨勢放緩。同時賣地收入的大量減少,一定程度導致地方財政告急。
過去四年減稅降費超過7萬億元,對于地方財政收入壓力巨大。2022年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2021年1.1萬億元、2020年超2.5萬億元,2019年2.36萬億元,包括退稅緩稅緩費超10萬億元以上。
其二是筆者分析,2023年前4月全國土地與房地產(chǎn)相關的稅收7164億元(一季度5246億元),占全國稅收收入7.0379萬億元的10.17%(一季度10.14%),其中非稅收入12792億元(一季度10634億元)。
如包括房地產(chǎn)領域5項稅收的住宅房產(chǎn)稅(上海、重慶)、印花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建筑業(yè)稅收,占到總稅收入的20%以上,占到全國稅收的比例更高。
不可忽略的是房地產(chǎn)及建筑業(yè)的稅收,對于后疫情時期的經(jīng)濟恢復、稅收免減特殊背景下,對地方財政收入是多么地重要。如加上土地出讓金這塊的收入,二項收入占到地方財政超過60%以上。
房地產(chǎn)市場正在出現(xiàn)一些積極變化,除土地增值稅跌幅大外,前四月房地產(chǎn)相關稅收呈現(xiàn)小幅度上漲。其中契稅2064億元,同比增長6.3%;土地增值稅2252億元,同比下降15.2%。
房產(chǎn)稅1529億元,同比增長20.5%;耕地占用稅458億元,同比下降8.8%;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861億元,同比增長11.5%。 與2022年前四月的數(shù)據(jù)相比,土地相關稅收有回升趨勢。
其三是筆者統(tǒng)計的分析,前4月全國賣地收入1.1761萬億元,同比下降21.7%、加上土地與房地產(chǎn)相關五項稅收7164億元,房地產(chǎn)總收入1.8925萬億元(一季度1.3974萬億元、前2月8478億元)。
前4月全國房地產(chǎn)總收入1.8925萬億元,占到全國財政收入8.3171萬億元的22.75%(一季度22.41%)、占到地方財政收入4.5610萬億元的41.49%(一季度40.22%),占到全國稅收收入7.0379萬億元的26.89%(一季度27.02%)。
如加上六項房地產(chǎn)相關稅收、建筑業(yè)稅收,十一項全國房地產(chǎn)、建筑業(yè)的稅收收入超過9000億元,加賣地收入的1.1761萬億元,前4月全國房地產(chǎn)總收入超過2萬億元(一季度房地產(chǎn)總收入達到1.5萬億元)。
1月-4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4601萬億元,同比下降16.9%。其中前4月全國賣地收入1.1761萬億元,賣地收入占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80.54%,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1.3407萬億元的87.72%。
其四是筆者按照官方的數(shù)據(jù)顯示,1999年到2022年過去24年全國賣地收入總金額達到74.2905萬億元,年平均賣地收入3.0954萬億元,堪稱史上最大的財富。此土地收入,成為地方財政的最重要來源。
2011年-2019年全國賣地收入分別為33166億元、28422億元、41250億元、42940億元、32547億元、37457億元和52059億元、65095億元、77914億元。2020年-2022年全國賣地收入分別為84142億元、87051億元、66854億元。
過去12年間全國賣地收入總計64.9347億元,年均5.4112萬億元。究竟土地財政源于何處,一則是分稅制改革,導致地方政府收入占比過低,支出占比過高,土地財政是為了彌補地方財政收支不平衡產(chǎn)生的。二則是政績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