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qū),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區(qū)域,總面積達到了304萬平方公里。近年來,西北地區(qū)憑借資源、政策等因素的推動,經濟得到很大的發(fā)展。代表著西北地區(qū)發(fā)展成績的十大城市又是哪些呢?根據一季度GDP總量的高低,依次為西安(2834.11億元)、榆林(1546.17億元)、烏魯木齊、蘭州(848.7億元)、咸陽(663.07億元)、銀川(624.66億元)、寶雞(578.99億元)、延安(512.66億元)、昌吉州(472.16億元)、西寧(462.48億元)。
注:烏魯木齊第3,往后每個城市遞減
從整體來看,目前最新的西北地區(qū)10大城市入圍門檻,在一季度都已經達到了462.48億元,最高的西安在今年一季度更是位居全國第18,高居西北第一。榆林、烏魯木齊〈雖未公布,但不會低于千億〉也在千億以上,低于500億元的僅有渭南和西寧。從增速來看,全部呈現出正增長,昌吉州更是高達32.65%。
榆林第2
榆林地處陜西最北部,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qū),總面積是42920.2平方公里,擁有362.48萬常住人口。很多人會把榆林在一季度的GDP總量達到1546.17億元,處于整個西北地區(qū)第2的功勞全部算在煤炭資源上,這個是不成立的。今年以來,國家已經管控了煤炭價格,資源型城市的發(fā)展受到了重創(chuàng),榆林一季度還是實現了8.59%的名義增速。更為關鍵的還是榆林實現了較為完善的產業(yè)體系有關。
銀川趕超寶雞
在一季度中,兩地的經濟發(fā)展恰好呈現出兩個態(tài)勢。一個穩(wěn)步快速向上,一個則是陷入低谷,正在進行產業(yè)結構的升級與轉換。這從GDP名義增速上是非常容易看出來,其中,銀川為9.77%,寶雞僅僅1.68%。銀川成功的背后,離不開整個寧夏的支持,超過一半的GDP都集中在了銀川。
西寧穩(wěn)居前十
西寧能夠穩(wěn)居西北地區(qū)前十,是國內強省會時代強襲來襲的重要體現。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整體地勢較高,如果不是青海省集中全力發(fā)展西寧,那是很難進入西北地區(qū)前十的。根據西寧市統計局發(fā)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西寧一季度的GDP名義增速就達到了12.73%,位居西北地區(qū)乃至全國前列。最終,西寧一季度憑借462.48億元,暫處于西北第9,烏魯木齊公布就是第10,但穩(wěn)居西北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