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料上邊來看,這筆貸款辦理的時間是2013年?!?/p>
“我的父親在2011年就過世了,他怎么可能還在2013年辦理貸款?你們這是一家天地銀行么?還能給一個死人辦理貸款。”
2014年,河南一家銀行內,一名年輕人和銀行的工作人員正發(fā)生著激烈的爭執(zhí),而隨著他們爭執(zhí)的聲音越來越大,周邊很快就圍了一大圈人,人們都對他們爭執(zhí)的原因非常好奇。
原來,竟然是銀行方將這名年輕人的父親告上了法庭,原因就是因為這名年輕人的父親曾在他們銀行辦理了一筆5萬元的貸款,但那之后卻沒有按時還款,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產生了2.7萬元的利息。
按理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這件事情卻令人匪夷所思,因為這名年輕人的父親在2年前就因病去世了,他是根本不可能去銀行辦理貸款的。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為何一個已經去世兩年多的人還能去銀行辦理貸款?這究竟是有人冒名頂替還是銀行方面出現(xiàn)了紕漏?這一切的一切,還得從一份法院的傳票開始說起。
莫名其妙的法院傳票
家住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的豆大媽,最近碰到了一件離奇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讓她的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這件怪事仿佛是從天而降的謎團,讓豆大媽的生活一下子出現(xiàn)了不小的混亂。
有一天,正當豆大媽操持家務的時候,手機卻突然響起,原來,她接到了一條短信,可不看不知道,當豆大媽滿臉疑惑地拿起手機看時,短信中的內容竟嚇了她一大跳。
只見那幾行字像閃電一樣擊中了豆大媽的眼球:“李唐成先生在銀行辦理的5萬元貸款,截止到目前,僅利息已經累計兩萬七千元,由于長期未還款,現(xiàn)已嚴重逾期,請盡快還款。”這些字像一個個火熱的烙鐵,燙得豆大媽心驚肉跳,她的大腦瞬間被一片慌亂和焦慮籠罩。
等過了好一陣子,豆大媽才緩過神來,她想到:自己的老伴李唐成兩年前就過世了,怎么可能還會在2013年辦理貸款呢?想到這里,豆大媽確信這是一條騷擾短信,索性也沒再多想什么了。
然而,過了幾天之后,一封法院傳票的送達,卻在一次讓豆大媽平靜的生活掀起了波瀾。
某天,豆大媽剛烹飪出一桌美味的佳肴,正準備出門閑逛,等待小孫子放學時。突然,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起,打破了這份寧靜。豆大媽急忙接起電話,只聽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嚴肅的男聲,宛如晴天霹靂般告訴她,有一份來自法院的傳票等待她的簽收。
豆大媽一聽,瞬間驚得目瞪口呆。她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民,一生勤勞耕作,將孩子們撫養(yǎng)成人。這突如其來的法院傳票讓她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仿佛平靜的生活被掀起了波瀾。她的心情從平靜轉為慌亂,無法理解為何會與法院產生瓜葛。
當她顫顫巍巍打開傳票后,傳票上寫得東西卻讓她又一次瀕臨崩潰。原來,這次的傳票與之前的還款提醒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然而,結尾的一句警告卻讓人不寒而栗:“如果拒不償還,那么就將被列入失信名單?!倍勾髬岆m然不懂,但本能的害怕。
豆大媽感到非常困惑和恐慌,她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個突然出現(xiàn)的債務問題,便只能趕緊給自己在城里打工的兒子打電話,豆大媽的兒子小李聽到這樣的事情也感覺非常疑惑,明明自己的父親三年前去不在了,怎么還會去銀行辦理貸款呢?
考慮到這其中可能存在誤會,也不想讓自己年邁的母親再多操心,小李就趕忙趕去銀行了解這件事情,可誰知不查不要緊,一查竟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之后竟另有緣由。
申請人竟然另有其人
等到達銀行之后,為了不引起工作人員的警覺,小李靈機一動,先掛了一個普通號。接著,他拿出老父親和自己的證件,遞給柜員,臉上帶著一抹尷尬的微笑說:“麻煩幫忙查下我父親是否有辦理過貸款業(yè)務?!?/p>
柜員是個經驗豐富的人,已經見慣了這種子女幫忙查詢父母業(yè)務的場景。他熟練地敲擊著鍵盤,調出老李的信息。隨后,他看向小李,眼神帶著一絲同情:“您的父親曾在本行辦理過一筆5萬元的貸款業(yè)務,截止到目前,僅利息已經累計兩萬七千元,由于長期未還款,現(xiàn)已嚴重逾期?!?/p>
聽到這,小李瞬間火冒三丈,滿腔的怒火像要噴發(fā)出來。他努力壓抑著情緒,語氣生硬地問:“你確定這筆貸款是在李唐成名下嗎?是什么時候辦理的?”
柜員像例行公事般,掃了一眼電腦屏幕,然后平淡地回答:“是的,確實在您父親名下,這筆貸款是在2013年辦理的?!?/p>
“2011年,我父親就去世了,他怎么可能在2013年辦貸款呢?你們是天地銀行嗎?還能給死人辦貸款?”終于,小李再也壓制不住自己怒火,對著柜員質問道。
小李的話猶如一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湖水,瞬間激起了漣漪。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銀行大廳,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給去世的人辦理貸款?”這個聞所未聞的事情像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時間,銀行的大廳就像炸開了鍋,客戶們紛紛圍到小李身邊,好奇地打聽事情的經過。
柜員見狀,心里也是慌了神,急忙叫來大堂經理處理這個突發(fā)的情況。
大堂經理眼見情況不妙,就趕緊將小李請進了辦公室,在銀行的辦公室里,小李把父親欠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經理復述了一遍,他的語氣非常憤怒,要求銀行給他和家人一個合理的解釋。
然而,經理接下來的話卻像一盆冷水,瞬間將小李的熱情撲滅。經理滿臉堆笑地聽完小李的陳述,然后慢條斯理地開口說道:“我們銀行的所有操作都是合法合規(guī)的,所以這筆錢你們是必須要還的?!?/p>
小李聽完,是既憤怒又不甘,這怎么可能?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他提出了想看一下當時貸款的合同。對于他的要求,大堂經理很快便安排員工拿來了當時的貸款合同。
果不其然,小李還是從合同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真是嚇了一跳!貸款合同上申請人的名字一欄,竟然不是老李的名字,反而擔保人一欄赫然寫著三個字:李唐成。
而再看這個貸款人,是一個名叫李萬芹的陌生女人。她借了錢卻沒按時還,這讓作為擔保人的李唐成陷入了困境,不得不將這筆款項如數償還,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小李和豆大媽絞盡腦汁,思索了半天,卻仍然對這個李萬芹的身份一無所知。他們決定發(fā)動身邊的親戚朋友,一起尋找這個神秘女人的蹤跡。
經過一番苦苦尋覓,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于找到了李萬芹。然而,當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時,事情卻再一次陷入了迷霧之中,讓他們感到更加困惑和迷茫。這個李萬芹究竟藏著什么樣的秘密,讓母子兩人如此糾結?
從天而降的貸款
當他們找到這個叫做李萬芹的人時,他們竟發(fā)現(xiàn)事情比他們想象的要復雜的多。
開始的時候,小李一家還非常生氣,以為是李萬芹貸了款不還卻要擔保人李唐成來還,說話的口氣對李萬芹也就硬了很多,可隨著和李萬芹交流的深入,他們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背后竟然還有隱情。
在李萬芹的表述之中,她也覺得很委屈,那5萬元的貸款對她來說像個天文數字,她對此一無所知。她只是個樸素的農民,都五十多歲了,平時種2畝地,子女在城里打工,經常會給她寄錢。她的日常就是打理自己的小菜園,和鄰居們聊聊家常,她一個農民不做生意,貸款做什么?還貸款5萬?
豆大媽母子為了李唐成貸款的事情,四處奔波,東南西北轉了一大圈,結果卻找到了一個和自己同病相憐的受害者。貸款人從未簽字畫押,名字卻莫名其妙出現(xiàn)在合同上面,擔保人已經去世,卻被銀行不斷催著還款——這份5萬元的貸款合同背后,疑云密布,謎團重重。三人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商量了半天,最后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件事情調查得水落石出。
不同的是,這次和銀行對質的時候,小李卻被銀行的態(tài)度激怒了,小李表示:“我父親去世了,那么誰動用他的信息,又是誰給他按的手印,擔保的貸款?”銀行顯然回答不出所以然,只是表示:反正你父親是擔保人,貸款人還不上,你父親就得還。
絲毫不提如何給死人辦擔保貸款的事,眼看銀行如此敷衍的態(tài)度,小李一怒之下,將事情上告給河南銀保監(jiān)局,并捅給了媒體,媒體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大新聞,爭相報道,輿論嘩然,紛紛指責銀行太過分。
眼看事情越鬧越大,銀行的負責人急忙站出來表態(tài)。他表示,將立即在內部成立一個緊急調查小組,徹底查清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經過一番緊張有序的內部調查后,真相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如水落石出一般浮出了水面。
原來是銀行的內部出現(xiàn)了烏龍,當初給老爺子辦理業(yè)務的那個人,竟然和貸款公司有著暗中的勾結。他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精心偽造了合同,辦理了多筆貸款,從而中飽私囊。這樣一來,老爺子莫名其妙地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而銀行也因為這個內部敗類而聲譽受損。
他們瞄準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像老李和李萬芹這樣的農村老人。這些老人往往對法律方面的事情知之甚少,不常上網,也不怎么出門,對外界的事物相對陌生。這樣一來,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就能夠更容易地利用他們的無知,來達到自己的不法目的。這樣的行為真是讓人憤怒,這些已故老人無辜被黑鍋,活著的老人背負債務。
最終,那個涉事員工因為違法被警方帶走,而那個黑心的貸款公司也被警方控制,等待他們的將是冰冷的手銬和法律的嚴厲制裁。這場風波終于得以平息,正義得到了伸張。
銀行代表也向豆大媽一家人和李萬芹誠懇地表達了歉意,他們承認了自己的疏忽和不當行為。同時,銀行第一時間將那筆5萬元的貸款合同取消,恢復了他們的名譽和公道。這一切的努力,終于為這起離奇的事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但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今,我們每個人的身份資料似乎都已經不再是秘密,時常會爆出某人信息被銀行或者電信運營商內部員工賣給金融機構或者他人,這就導致經常會接到推銷理財電話或者貸款信息。而這些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他們會利用這些信息去詐騙,總會有人上當被騙。此外也會有人偽造個人信息貸款,使我們背負莫名債務。
因此,銀行或電信運營商應該保護好居民個人信息,加強內部人員管理,而對個人而言,就是不要接陌生電話,點擊不正規(guī)網站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錢或要填寫個人信息,不要理會,只有保持警惕,我們才能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