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縱覽》是車市物語旗下自媒體,始終關注海內外所有汽車企業(yè)。
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如期舉辦。本屆車展以“擁抱汽車行業(yè)新時代”為主題方向,眾多車企高管、供應鏈企業(yè)代表、咨詢機構專家齊聚一堂,共話汽車行業(yè)新趨勢、新機遇、新挑戰(zhàn)。在本屆車展期間,汽車之家與輕舟智航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TO侯聰展開了深入交流。以下為對話實錄:
汽車之家:我們這次發(fā)布了基于環(huán)視相機的新的視覺方案,推出了一個高速NOA版,您能否介紹該解決方案的一些優(yōu)勢?
侯聰:這是一個極具性價比的方案,用四顆環(huán)視相機加一前一后兩個中視相機,加上1顆毫米波,可以實現高速NOA的功能,在保證極致體驗的前提下性價比最高的方案。對比傳統(tǒng)行泊一體的車往往都是四顆環(huán)視實現泊車以及泊車輔助,再用一顆前視加上毫米波,可能1-5個毫米波實現行車。但因為只有一個前視相機,所以只能實現基本的車道保持功能,很難實現體驗良好的NOA功能。我們在這基礎之上只需增加一顆后視相機,把域控制器算力稍做提升就可以實現體驗非常好NOA的功能,所以整體來講它是很有性價比的方案。
汽車之家:除了這個方案,輕舟智航還有哪些降低智能駕駛硬件成本的一些案例,方便介紹一下嗎?
侯聰:我們現在產品線里有三個配置,高中低。6V1R是中低配,不能叫低配,還有更低的配置。我們只考慮做體驗良好的極致性價比的產品。中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11V5R的方案,以視覺為主的中配方案。高配方案帶一顆激光雷達,可以實現城市NOA的功能。我們在這里面也做了高性價比的優(yōu)化,僅僅使用單顆征程5芯片就可以實現城市的NOA功能,這在行業(yè)里面我們是第一個,首發(fā)把硬件成本在城市NOA上面做到在全行業(yè)最高的水平。
汽車之家:您剛才介紹的這些方案應用情況怎么樣?
侯聰:我們目前已經跟多家車廠簽訂合作的定點機會,我們開始做方案的交付了,年底就可以交付了。
汽車之家:每個方案都定下來了?
侯聰:6V1R方案我們剛推出來,還在跟車廠洽談過程中,中配、高配已經定下了。
汽車之家:去年開始看到行業(yè)內關于城市場景的自動駕駛輔助領航功能競爭很激烈,您認為這個環(huán)境下想要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核心關鍵是什么,可以講講嗎?
侯聰:我們認為自身想要做一個很好的產品,并且能持續(xù)的競爭,關鍵做好三點。第一要把產品做到極致體驗,產品力要足夠強。通過算法的不斷的改進、不斷的功能提升,綜合使用像BEV感知技術、超融合,做大量融合的技術,加上我們時空聯(lián)合規(guī)劃規(guī)控的能力,可以在城市里面實現非常好的體驗。可以讓用戶放心的使用,安心使用,我們叫好用、愛用的產品,這是我們打造的產品目標,這是通過持續(xù)的迭代,并且深入的技術積累,跟我們過去幾年一直持續(xù)在L4基礎上投入有很大關系。
第二點,還是要給客戶帶來價值,我們客戶是車廠,他們關心的除了體驗之外就是性價比。通過我們軟件持續(xù)優(yōu)化、架構優(yōu)化、算法優(yōu)化、底層實現的優(yōu)化,不斷把硬件成本往下降。我們可以使用算力更低的控制器,使用比較少的傳感器來實現目標,成就客戶。
第三點,我們自身還是需要持續(xù)降低交付開發(fā)的成本,實際上是降本增效。我們把整個供應鏈、流程打磨的非常好,這樣后面每交付一個新的車型,成本會持續(xù)下降,使得成本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交付的硬件成本還有自己開發(fā)的成本。
汽車之家:您提到我們第一保證極致體驗,第二極致性價比,我們如何平衡兩者關系?
侯聰:聽起來好的產品和性價比似乎是矛盾的,但不是的。這里面關鍵點是通過長期技術積累,這兩個之間對技術需求是有區(qū)別的,極致體驗是對算法功能的要求,還有背后怎么一步一步提升產品體驗的鏈路,整個開發(fā)的流程是比較高的要求。性價比一個是對于業(yè)務深刻的理解,使得我們知道怎么充分利用硬件的每個能力,每個算力怎么發(fā)揮到極致,理解之后做大量的優(yōu)化工作,無論是架構優(yōu)化、算法優(yōu)化還是底層實現優(yōu)化,都是建立在我們對業(yè)務的理解基礎之上。
汽車之家:之前也有人說,可能人類或許永遠都不需要真正的自動駕駛,您對此有沒有什么觀點,您覺得無人駕駛時代大概什么時候到來?
侯聰:我們還是相信無人駕駛時代一定會到來,輕舟的使命就是將無人駕駛帶入現實。但這些年也看到,在國內想要走到那一步,到那個狀態(tài)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路徑看的越來越清楚了,早期我們想一蹴而就的走到L4,現在看來還是有很大難度的。隨著國內新能源車的熱潮,加上廣大的車主、用戶對于自動駕駛的需求,這兩種在國內是更符合實際。我們認為他是更加務實的道路。
汽車之家:從輕舟智航誕生之日起,自動駕駛整個行業(yè)并不是太暖,輕舟智航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抵御寒冬的?
侯聰:我們剛成立的時候,資本市場不像兩三年前那么火,尤其頭三年我們主要專注于提高技術。輕舟有一個雙擎戰(zhàn)略,有一個L4的技術能力,這是我們的技術棧。動力引擎,通過動力引擎,我們在它基礎之上開發(fā)產品,早期做過無人小巴,現在做高階的輔助駕駛,我們叫創(chuàng)新引擎,基于動力引擎之上的產品化、商業(yè)化引擎。產品基于技術,技術也得益于產品的反饋,尤其是數據上的回收反饋,自動駕駛技術強調數據。只有通過產品的形式才能把更多的數據拿回來,我們之前更多的是專注在動力引擎,現在我們是創(chuàng)新引擎發(fā)力。
汽車之家:我們有L4技術能力,我們目前做的下放到L2,您覺得這個路線帶來的優(yōu)勢有哪些?
侯聰:現在跟傳統(tǒng)的L2有區(qū)別,更像是L4?,F在行業(yè)里面,像特斯拉比較有代表性,整個技術上跟傳統(tǒng)L2差別很大,更像L4。應用場景的復雜度,對于自動駕駛的功能的要求,跟L4很像了。雖然是做不到完全無人,但需要的接管率要做的非常低才行。
再一個,整個傳感器計算性能在跟L4逼近,有更高像素的相機,還有激光雷達。算力上,開始L2一個兩個到四五個,到十個、幾十個,現在到上百、上千,我覺得比之前做L4算力還要更高。有這些基礎需求,我們看到L2和L4的技術是在融合。
汽車之家:我們目前和車企合作模式是什么樣,我們完全把方案推給他們還是聯(lián)合開發(fā)或其他的模式?
侯聰:這種模式是靈活的,不是單一模式,跟車廠自身的情況有相關性,我們接受各種可能,包括我們可以提供全棧自研的軟件,同時我們非常樂意跟車廠合作,大家一起完成,這里面分工要跟車廠對接,我們非常樂意提供合作的方式。
汽車之家:很多車企包括供應商都在做自動駕駛,包括高速的包括城市的,我想了解您覺得以哪些客觀維度評價技術好與不好,您覺得怎么評判?
侯聰:最終要以用戶體驗為主,首先是安全性,車子駕駛不會有不安全的行為,安全性、可靠性。能夠在相對比較一致的行為處理情況下,讓用戶對車的行為是可預期的,不會帶來驚嚇,讓用戶有更多的安心感。
第二是體驗,加速、剎車的體感,比如人機交互里給的提示,最終讓用戶放松的使用,并且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特別復雜的情況下,即使可能處理不了的情況下,也能夠和用戶實現人機共駕,用戶可能偶爾需要把車輛接管過來,這個接管還是需要的,但人機交互讓用戶知道能力邊界,避免一些用戶硬要處理卻處理不好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