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陳靜
在房地產行業(yè)形勢不明朗之際,越來越多的地產高管開始求穩(wěn),跳槽至更加有保障的央國企,以求能順利過冬,徐愛國便是其中一員。
接下來,運營商財經網試圖梳理徐愛國的履歷。
徐愛國出生于1965年12月,今年58歲。他本科畢業(yè)于東北財經大學,后又取得美國南太平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4歲時,徐愛國成為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的一位員工,他當年還曾被派駐到國外,擔任泰國經理部董事兼財務經理。
在負責海外業(yè)務期間,徐愛國取得了不錯的工作成果,于是在1993年5月被晉升為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財務部國內處及海外處副處長。
這段工作經歷,為他日后的職業(yè)生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果然,開始嶄露頭角的徐愛國很快便脫穎而出。1998年8月,他再度得到提拔,坐上了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財務部會計處處長的位置。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事業(yè)順風順水的時候,徐愛國選擇了離開中建,轉向中海地產。至于他離開的原因,外界至今還不太清楚。
2001年至2010年,徐愛國任中海發(fā)展及中海地產深圳總部財務部助理總經理、上海公司董事兼總會計師、北京公司董事兼財務總監(jiān)。
2010年至2013年,他升任中海投資管理部總經理、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中國海外宏洋助理總裁兼投資部總經理。
徐愛國身上的“中海系”印跡非常明顯。在地產界,“中海系”以較高的成本調控能力、穩(wěn)健的運營能力為人所樂道,由于“中海系”出身的人有著一套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論,專業(yè)、執(zhí)行力強是業(yè)內對“中海系”人才的評價。
2010年開始,龍湖曾一度鐘情于挖角“中海系”高管,曾挖走包括顏建國、袁春等人在內的數位高管。
2013年,剛剛出任中國海外宏洋助理總裁的徐愛國,在年底就接過了龍湖遞來的橄欖枝,出任集團副總裁兼投資發(fā)展部總經理。
然而, 在龍湖的四年里,徐愛國的投資事業(yè)并不算順遂。有消息稱,龍湖集團投資部和財務部在資金額度的爭取上,常有一些掣肘。更有接近龍湖的人士透露,有些項目過了投資委員會,最后也沒錢去參拍,局面很兩難。但這些消息不知真假。
事實是,2018年4月,徐愛國選擇了離職,并在次月加入陽光城,任職集團副總裁,分管投資。
2019年,陽光城邁過了2000億元的門檻,合同銷售額定格在2110.31億元,兩年時間內規(guī)模實現翻倍。公司新增土儲平均權益為70%,與2018年同比增加15個百分點。
2020年,陽光城實現銷售金額2180億元,實現營業(yè)收入822億元,同比增長34.60%。土地儲備方面,陽光城全年共計支付總地價707億元,其中權益地價402億元,新增確權總貨值1800億元,一二線城市貨值占比約70%,大福建、長三角、珠三角占比約63%。
但陽光城的債務問題驚人,徐愛國很難待下去,于是選擇了離開陽光城。
2021年,在陽光城第三季報發(fā)布的前兩天,徐愛國已辦理完離職手續(xù)。之所以拖到月底才正式離職,是由于陽光城爆發(fā)了短期流動性危機,公司擔憂徐愛國離職引發(fā)外界過度解讀而進行了挽留。
2021年年底,徐愛國以中交地產執(zhí)行總裁的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有著央企背景的中交地產,不過徐愛國那時已有56歲,離退休只有一步之遙,求穩(wěn)算是必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