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號,惠州大亞灣海倫堡·臻悅府瘋狂打折,底層樓價6800元/平,中高層樓價7000-7200元/平。
但是它的備案價卻高達14741元/平,就按7200元/平計算,該樓盤相當于打了5折。
可能有些同學就跳起來了,這屬于違法降價,擾亂市場秩序呀,惠州市住建局怎么就批準了呢,不該像昆山那樣嚴厲懲罰么?
大亞灣區(qū)的工作人員表示,房企降價屬于市場行為,我們規(guī)定是不能夠高于備案價。如果企業(yè)手續(xù)齊全、沒有其他問題,可以正常網簽。
言外之意是,備案價是房價的上限,你想怎么降價是你的事情,但你不要超過這個上限就行。
這句話絕對顛覆國人的認知。
眾所周知,我國絕大部分的確備案價都限的是下限,往上你怎么漲都可以,但不能跌破這個價。
就拿前一陣鬧得沸沸揚揚的昆山來說,因為兩開發(fā)商“擅自大幅度降價銷售,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政府先把它們拉進了工商系統的失信人,土拍是肯定不能參與了,再者又把人家的網簽資格給關了,這就意味著這兩開發(fā)商還沒賣出去的房子就不能賣了,畢竟不能網簽誰來買你的房啊。
這個處罰不能說不重。
再對比對比惠州,昆山的臉被打得啪啪響。
惠州這么一操作,反而把人給搞懵了,降房價能給老百姓帶來多少實惠這倒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它這么干相當于把房地產最后一層遮羞布給撕了——
房價貴,不是房產商不肯降,它們只是背鍋俠,反而是地方政府不讓降,房價如此高昂幾乎都是地方政府一手導致。
雖然這個觀點七叔我曾經也是反復強調,但終究只是個人觀點,現在惠州的這個操作,相當于佐證了我的觀點。
這就讓我想到一個比較深刻的問題,曾經我們在教科書上學習過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的時候,情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會分給窮人。
那么我們現在除了惠州以外的大部分城市,情愿讓房子賣不出去,都不降價賣給普通人,這個又如何理解?
我倒是覺得,惠州這樣做很聰明,可以說它是第一個逆勢吃螃蟹的人。
在大部分城市還在死扛的情況下,惠州首先放軟,這無疑好感度拉滿,完全可以吸引外部資金,達到消化存量市場的目的。
至少七叔我今天就認真地研究了惠州的房產,甚至還準備去當地轉轉,就算不買房當旅游也挺不錯的。
可能有人會說,一旦降價就會產生死亡螺旋,因為購房者都是買漲不買跌,當他們有了“房價要降”的預期,只會繼續(xù)等待,不會沖進去接盤。
那么房價會繼續(xù)跌,最終導致銀行壞賬,引來經濟危機。
這么說吧,現在中國房地產遠遠沒到死亡螺旋的地步,甚至大部分城市都還不允許降價,何來死亡螺旋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新建住宅今年4月份平均銷售價格比3月上漲18.7%到12469元/平方米。
4月份的大數據居然環(huán)比上漲接近20%。
房地產一路高歌猛進,這時候你說會產生死亡螺旋,這不是在扯淡么。
但是什么時候是個頂,就講不清楚了,反正我堅持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永遠只漲不跌的,這不符合能量守恒原理。
惠州同意降價的操作,相當于在高位賣出籌碼,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因為現在遠遠沒有到踩踏的環(huán)節(jié)。
由于居民的負債/收入和房價是不可匹配的,這個頂會維持一段時間再開始下跌,還是立馬A字型狂瀉,這個得看經濟后續(xù)發(fā)展。
不管怎么說,現在搶著去庫存我倒覺得是非常明智的決策,就好像股票在高位的時候你拋售一部分倉位,鎖定盈利一樣。
硬是要梭哈買入,明明看到風險了,還抱有幻想,捂著不肯賣的,必然是韭菜思維,比如昆山。
我敢肯定,惠州這么一操作,肯定會吸引部分資金,未來一定會有其他城市效仿,這個時候才真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在降價,大家還會搶著買入,因為大部分人路徑依賴的思維并沒有改變,靠房地產改變階級的想法依然存在;
一旦這樣操作的城市多了,買漲不買跌的思想就會蔓延,到時候就真的不好控制了。
反正全國房地產庫存是明擺著的,老百姓的負債和收入也是透明的很,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保持房價只漲不跌,只有可能央行印鈔稀釋債務。
但是從現在的模式看,M2是上去了,大部分都在銀行空轉或者被一部分離錢近的人拿走了,而這些人要買也是買豪宅,那些普通住宅人家真的看不上。
他們救不了樓市。
除了降價讓房產商自救,我想不出第二條路。
我很好奇,以昆山為代表的死扛黨,究竟還能扛多久?
公眾號:七叔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