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由于有“上不封頂,下有保底”特性的加持,可轉債一直是一個較好的投資品種。
特別是隨著可轉債市場的不斷擴容,有不少百億私募“盯上”了可轉債市場,如林園近些年來很少現身上市公司股東名單,部分原因是他轉向了可轉債市場。
隨著2022年年報在4月底基本披露完畢,知名私募的可轉債投資布局也“浮出水面”,林園投資、??べY產、九坤投資、明汯投資等百億私募均持有數億元市值的可轉債。
可轉債的制度優(yōu)勢吸引眾多投資者
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債券,是指上市公司發(fā)行的可以在一定時期內,以一定價格轉換成股票的一種特殊債券,存續(xù)期限一般為6年??赊D債是在債券基礎上附帶一個股票看漲期權,它既具有債券的屬性,也具有股票看漲期權的屬性。
對于投資者而言,可轉債的魅力在于,它可以T+0交易,一個交易日內可以反復買賣。正股上漲時,一般跟隨正股上漲,正股下跌時,卻不一定跟隨正股下跌。因此,在很多投資者眼中,可轉債是“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可轉債交易手續(xù)費比股票低,很多投資者看好一家公司時,選擇持有可轉債來代替持股。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有對應的可轉債。目前,A股上市公司當中僅有10%不到的公司有可轉債存續(xù)。因此,用可轉債來完全替代股票仍有一定難度。
可轉債并不是完全沒有風險,這個風險主要還是轉債溢價過高時,被上市公司強制贖回的風險。由于強制贖回的價格往往遠低于當前價格,投資者若錯過轉股或者賣出就會遭受較大損失。當然,投資者可以通過在贖回之前賣出或者轉股來規(guī)避這一風險。此外近期出現首只退市轉債——搜特轉債,也給“盲投”轉債的投資人提個醒,一旦正股出現退市,也會殃及轉債。
轉債這幾年備受關注,也與市場擴容有關。2017年僅有8只可轉債上市,而2020年之后,基本保持每年100多只可轉債上市,截至目前,上市的可轉債有總共504只。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可轉債也日益成為上市公司融資的重要手段,興業(yè)銀行、浦發(fā)銀行、中信銀行、大秦鐵路、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方航空、杭州銀行、重慶銀行、通威股份等均成功通過發(fā)行可轉債融資上百億元。2021、2022年可轉債市場全年融資均超2000億元。上市公司通過可轉債累計融資也超9000億元。
隨著可轉債數量增多,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到可轉債的交易中,可轉債市場交易活躍度也日益上升,2022年日均成交超800億元。
多家百億私募成轉債“頂級玩家”
可轉債在信息披露上,頻率低于股票??赊D債一般只披露年報和中報數據。4月底,可轉債的2022年年報已經披露完畢,根據年報數據梳理,發(fā)現多家知名百億私募也稱為可轉債的“座上賓”。
林園是較早涉足可轉債投資的百億私募大佬,早在2019年,林園就表示自己持有較多的可轉債,林園當時認為100多元的可轉債是便宜資產,適合長期持有。近些年來,林園也很少現身個股的股東名單,不少觀點認為其可能是持有上市公司的可轉債來代替?zhèn)€股了。
據私募排排網統(tǒng)計,林園投資旗下產品持有15只可轉債,合計持有市值超2.56億元。林園持有的可轉債基本上都是流通盤較小的可轉債,有3只可轉債其前10大持有人中有6個是林園投資旗下基金。林園投資持有的可轉債多數都具有較高的轉股溢價率,也就是轉股是不劃算的。行業(yè)分布上,以制造業(yè)公司的可轉債為主。
林園投資持有的可轉債,今年以來多數表現一般,其中,永鼎股份的可轉債“永鼎轉債”表現相對較好。永鼎股份在今年4月份搭上了CPO概念,被市場追捧,股價暴漲一波,帶動永鼎轉債跟隨大漲,年內最高漲幅接近70%。
此外,林園投資持有的正邦轉債、全筑轉債,今年來均下跌了20%以上,不過林園投資是分散持倉,這兩只大跌的可轉債倉位并不重。
??べY產也是可轉債投資領域的“頂級玩家”。??べY產成立于2015年,由興全基金老將杜昌勇、王曉明攜手掌舵,公募大咖董承非也在2022年加入??べY產。
杜昌勇在可轉債領域深耕多年。2004年時候,興全基金發(fā)了A股市場里的第一個可轉債公募基金,杜昌勇就是當時的轉債基金經理。杜昌勇現擔任???號、眾享2號、節(jié)節(jié)高系列等產品投資經理,其中,節(jié)節(jié)高系列產品現身多只可轉債的持有人名單。
私募排排網根據可轉債2022年年報數據梳理,??べY產旗下產品持有17只可轉債,合計持有市值近9億元,其中3只可轉債持有市值均上億元。
與林園投資不同的是,??べY產鮮有多只產品現身同一只可轉債的持有人名單。其重倉持有的可轉債基本上都是流通盤較大的公司,如聞泰科技、溫氏股份的可轉債。??べY產持有的可轉債今年來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此外,由于可轉債的交易規(guī)則是T+0交易,也吸引了不少量化投資機構參與交易,對于量化高頻交易策略,可轉債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今年以來,知名的量化投資席位經常現身可轉債的龍虎榜。
有多家百億量化私募現身可轉債的持有人名單之中,其中,九坤投資、明汯投資等量化巨頭持有較多的可轉債。根據私募排排網的統(tǒng)計,截至2022年末,九坤投資旗下產品持有9只可轉債,合計持有市值約1.23億元。與主觀私募不同,九坤投資重倉持有多只活躍債,且在這些可轉債的前10大持有人中占據“半壁江山”,如橫河轉債、尚榮轉債都是投資者耳熟能詳的活躍債,此前經常上演大漲行情。對于量化機構來說,活躍的可轉債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因此其持倉才有此特點。
九坤投資持有最多可轉債是橫河轉債,該轉債的正股是橫河精密。橫河轉債曾經“風光無限”,在2020年價格從100元左右漲到了600元,價格翻了6倍。2020年8月曾2個交易日實現翻倍。2022年由從280元漲到720元,如今價格依然在400元以上,轉股溢價率也高達200%以上。
明汯投資旗下產品持有15只可轉債,合計持有市值約2.50億元。與九坤投資類似,明汯投資也持有多只“妖債”,都是此前交易非?;钴S的品種。值得一提的是,明汯投資持有的5只可轉債,在今年以來最高漲幅超20%。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