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ETF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玩法。一些投資者好奇投資ETF還有哪些高階玩法呢?
什么是ETF折溢價套利?
套利是指利用同一產品在不同市場上可能存在的短暫價格差異進行買賣,賺取差價。在金融市場中,套利是一種常見的交易策略。在ETF交易中,也有不少套利玩法。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ETF折溢價套利的基本玩法。
在交易價格出現(xiàn)短暫差異時,可以進行套利,折溢價套利剛好就利用了ETF存在著“價格差”這點來進行套利。
我們之前也介紹過ETF有兩種交易方式,一種是在二級市場進行買賣,另一種是在一級市場進行申購、贖回。兩個市場實行交易同步進行的制度安排,但由于定價方式不一樣,同一只產品在兩個市場所展現(xiàn)的“交易價格”會有所差異。
如圖所示,白色線和紫紅色線分別代表某只ETF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與一級市場交易參考凈值的走勢,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圖:ETF一二級價格走勢示例圖
注:此示例僅作說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是像股票價格一樣,在買賣競價中會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
一級市場的交易參考凈值,是通過IOPV(基金份額參考凈值)來展示,每15秒發(fā)布一次。
TIPS
需要注意的是,IOPV是根據(jù)ETF申購贖回清單(PCF清單)中組合證券的實時價格估算得到,是一個估算的參考凈值。由于PCF清單所列示的申購贖回證券組合與基金實際持倉存在一定差異,所以IOPV與實時的基金份額凈值可能存在一些偏離。投資者若僅憑IOPV進行投資決策,還需要注意其與實際凈值間可能存在的差異,可能有導致實施套利策略效果不達預期的風險。
但是,IOPV的出現(xiàn)使得ETF投資更加透明、便利。通常來說,普通指數(shù)基金的份額凈值會在每日晚間公布,但IOPV卻反映了ETF份額盤中的實時參考凈值,方便投資者實時把握ETF的凈值變動。
二級市場交易價格和IOPV都可以在交易軟件中找到,如圖所示,某只ETF產品在某個時點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為1.939,IOPV為1.9366。
圖:ETF價格示例圖
注:此示例僅作說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小伙伴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上述例子中,ETF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是高于IOPV的,說明二級市場出現(xiàn)“溢價”,通俗點講,就是二級市場相比一級市場賣得更貴一些。反之,如果ETF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低于IOPV,說明二級市場出現(xiàn)“折價”,也就是二級市場賣得更便宜一些。
當出現(xiàn)折溢價時,理論上就出現(xiàn)了套利空間,那么這個“利”是怎么套出來的呢?
對于溢價套利(二級交易價格>IOPV),可以通過在一級“低買”、二級“高賣”的方式來操作。首先,投資者需要按照PCF清單在二級市場買入一籃子股票;之后,將一籃子股票在一級市場申購成ETF份額,在二級市場賣出ETF獲利。
對于折價套利(二級交易價格< IOPV),可以通過在二級“低買”、一級“高賣”的方式來操作。首先,投資者需要在二級市場買入ETF;接著,在一級市場將ETF贖回成一籃子股票,之后在二級市場賣出一籃子股票獲利。
套利原理看起來“容易”,其實套利操作并不簡單。
參與ETF套利對資金門檻的要求較高,業(yè)務規(guī)則也相對復雜,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有一定難度。另外,隨著經(jīng)驗豐富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套利成功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但也正因為有這些套利者的存在,市場效率得到提升,通常來說,一旦ETF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有較大幅度的折溢價,套利者就會買入或賣出ETF,從而促使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與基金份額凈值靠攏,兩者之間不會產生較大偏離。
此外,套利者的操作也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參與ETF二級市場交易的投資者。
什么是ETF融資融券
ETF融資融券業(yè)務(“兩融”業(yè)務),是指證券公司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ETF或者出借ETF供其賣出的業(yè)務,這兩者都屬于保證金杠桿交易模式。
簡單來說,ETF融資業(yè)務就是“借錢”買ETF。如果你比較看好某只ETF的未來走勢,認為其后市有較大可能上漲,那么可以通過融資獲得更多資金去投資該ETF,若未來價格上漲,可賣出ETF歸還借來的錢并支付利息。當然,假如未來價格下跌,投資者不僅需要承擔投資損失,而且仍需償還借來的錢并支付利息。
如果你看空某只ETF,認為其后市有較大可能下跌,則可以通過融券機制借來ETF,先將其賣出獲取現(xiàn)金,若未來價格下跌,可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相同數(shù)量的ETF歸還借來的ETF,從而賺取差價。同樣,假如判斷錯誤,價格上漲,投資者在到期時仍需以更高價格買回歸還該ETF并支付利息,這樣會出現(xiàn)投資損失。
ETF要成為融資融券標的,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包括:上市交易超過5個交易日、最近5個交易日的日平均資產規(guī)模不低于5億元、基金持有戶數(shù)不少于2000戶、交易所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等。每家券商的ETF融資融券標的可能會有差異,投資者可以在券商官網(wǎng)查詢到具體名單。
ETF融資融券發(fā)展現(xiàn)狀
根據(jù)Wind顯示,截至2023年4月10日,滬深兩市納入融資融券標的的ETF共有227只。從余額總規(guī)模來看,市場投資者參與ETF融資業(yè)務較多,ETF融資余額約1054億元,遠遠大于158億元的融券余額。
ETF融資融券里的保證金是什么
有些投資者可能會問,ETF融資融券業(yè)務是去 “借錢”或者“借券”,那是不是借多少都可以?
非也非也,有別于普通的ETF交易,ETF融資融券是信用交易,投資者需要向證券公司提供保證金,再根據(jù)保證金比例計算投資者能借多少,可交易的總額有多少。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的比例,每一筆融資、融券交易交付的保證金都需要滿足相關的保證金比例要求。
保證金除可直接用現(xiàn)金外,也可以將股票、證券投資基金、債券、證券公司現(xiàn)金管理產品、交易所認可的其他證券作為擔保物,按一定的折算率進行折算、充抵。
保證金比例和折算率是參與“兩融”非常重要的指標,它們可以控制投資者初始資金的放大比例。一般來說,要求的保證金比例越低、擔保物的折算率越高,融資融券可加的杠桿也越高,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獲得的收益和產生的虧損也都會被放大。
舉個例子,假設某投資者想融資買入某 ETF,計劃使用其持有的市值為100萬元的ETF作為保證金擔保物,擔保物的折算率為90%,保證金比例為100%。
融資買入金額=保證金/融資保證金比例=擔保物市值*折算率/融資保證金比例=100*90%/100%=90萬,即可投資總金額為190萬=100萬(本金)+90萬(融資買入金額)。如果暫不考慮利息,若該ETF上漲了10%,可獲利19萬,比普通的ETF交易多獲利9萬;但如果該ETF下跌了10%,就虧損19萬,是普通的ETF交易虧損的1.9倍。
需要注意的是,滬深交易所對于保證金比例的最低線和折算率的最高線都設有限制,券商可在限制范圍內進行調整,且不同ETF融資融券標的的保證金比例和折算率可能存在差異,具體數(shù)據(jù)可以在券商官網(wǎng)查詢。
目前,滬深交易所對保證金比例和折算率的規(guī)定如下:
哪些投資者可以參與ETF融資融券
ETF融資融券是一把“雙刃劍”,放大預期收益的同時也會放大風險,因此更適合經(jīng)驗豐富、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參與。按照滬深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的相關規(guī)定,參與ETF融資融券業(yè)務投資者需符合至少半年證券交易經(jīng)驗、有一定風險承擔能力、最近20個交易日日均證券類資產至少有50萬元、無重大違約記錄等條件。投資者自己也應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適當、適度運用杠桿,留有余地、量力而行,例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僅使用部分融資融券授信額度。
ETF融資融券的優(yōu)勢
ETF“兩融”交易同個股“兩融”交易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1.成本更低:交易ETF不需要繳納印花稅,交易費用相對更低。
2.風險相對分散:ETF基金通過指數(shù)化投資,分散了個股風險,ETF“兩融”交易的風險也相對個股較低,對于“兩融”這類加杠桿的高風險投資方式,這一點很重要。
3.折算率更高: 運用ETF作為擔保物的折算率最高可達90%,高于普通股票最高的70%的折算率和其他大多數(shù)上市證券投資基金最高的80%的折算率,這樣相等市值的擔保物,ETF能融到更多資金,使用效率更高。
同時,ETF “兩融”交易不僅豐富了ETF投資策略,也有利于提高ETF市場的活躍度 ,完善ETF市場生態(tài)。
數(shù)據(jù)及圖表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
聲明:本資料僅用于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力求本資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fā)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jù)該等信息做出決策?;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