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趨勢策略
趨勢策略是一種技術面的投資策略,該策略在資產(chǎn)價格變化有延續(xù)性的隱含假設下,采用“順勢而為”的“右側”交易方法,買入/做多持續(xù)上漲的資產(chǎn),或賣出/做空持續(xù)下跌的資產(chǎn)。趨勢策略在市場趨勢明顯且持續(xù)時表現(xiàn)出色,但在市場不斷大幅震蕩時表現(xiàn)不佳。
(一)期貨杠桿策略
期貨杠桿策略是指利用期貨合約進行資金放大,從而擴大投資規(guī)模的一種投資策略。期貨杠桿策略包括以下幾種:
1.期貨保證金制度 :期貨實行保證金制度,一般保證金比例為5%到15%,保證金比例越高,杠桿越小,反之則越大。
2.買期保值 :通過買賣期貨合約,從期貨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得差價收益。
3.賣期保值 :通過買賣期貨合約,從期貨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得差價收益。
4.套期保值 :通過買賣期貨合約,對現(xiàn)貨市場進行對沖,從而規(guī)避現(xiàn)貨價格波動的風險。
5.投機交易 :通過買賣期貨合約,從期貨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得差價收益。
一般地,通過買賣期貨合約,利用期貨杠桿進行投資。期貨杠桿策略存在較高的風險。
(二)全球宏觀策略
全球宏觀策略是一種投資策略,通常指通過分析全球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政策變化,以及市場趨勢等因素,來指導大類資產(chǎn)配置和行業(yè)選擇。全球宏觀策略通常采用全球股票、債券、商品、外匯等多種資產(chǎn)進行投資,以獲得更高的回報和風險調整后的收益。
全球宏觀策略的投資案例有很多,下面列舉幾個著名的案例:
1.索羅斯狙擊英鎊:1992年,索羅斯和他的量子基金成功狙擊了英鎊,一天之內獲利近10億美元。
2.尼克·里森投資日本股票:1987年,尼克·里森認為日本股市將迎來大牛市,于是他開始大舉做多日本股票。到了1989年,日本股市陷入崩盤狀態(tài),尼克·里森損失慘重。
3.喬治·索羅斯和朱利安·羅伯遜的石油期貨:1986年,喬治·索羅斯和朱利安·羅伯遜共同投資石油期貨,獲利豐厚。然而,到了1987年,油價開始下跌,兩人被迫砍倉離場。
4.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破產(chǎn):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因為過度杠桿化投資而瀕臨破產(chǎn),最終被美聯(lián)儲出面組織救助。
這些案例都表明,全球宏觀策略投資具有高風險和高回報并存的特征。
二、事件驅動型策略
事件驅動型策略是一種投資策略,它通過提前挖掘和深入分析可能造成股價異常波動的事件,充分把握交易時機以獲取超額投資回報。這些事件可以是具有較為明確的時間和內容的,能夠對部分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從而決定股價短期波動的因素。
(一)兼并收購投資策略
兼并收購(Merger and Acquisition,簡稱M&A)是指兩家或更多的獨立企業(yè)合并成一家企業(yè),通常由一家主導,其資產(chǎn)、負債、權利和義務由合并后的企業(yè)所享有或承擔。兼并收購投資策略是指企業(yè)通過兼并、收購或其他方式來擴大規(guī)模,提高市場份額,實現(xiàn)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一種投資策略。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兼并收購投資策略:
1.橫向兼并:是指生產(chǎn)或經(jīng)營同一類產(chǎn)品或服務的企業(yè)之間的兼并,通過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和提高市場份額來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
2.縱向兼并:是指處于同一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的企業(yè)之間的兼并,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混合兼并:是指沒有關聯(lián)的行業(yè)之間的兼并,通常是為了實現(xiàn)多元化經(jīng)營,降低風險。
4.杠桿兼并:是指通過發(fā)行大量債券或股票來融資,以完成兼并交易,通常是為了以較小的股份控制更大的資產(chǎn)組合。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兼并收購投資策略,但不限于這些。無論采用何種策略,兼并收購都需要仔細考慮和評估潛在的風險和回報,以確保交易的成功和可持續(xù)性。
典型的兼并收購投資策略案例有:
1.華潤集團在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的收購:20世紀90年代以來,華潤集團在房地產(chǎn)、啤酒、零售和電力等多個行業(yè)都有一系列收購舉措,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房地產(chǎn)領域對萬科和華遠的收購。
2.中國石油重組上市:中國石油在2005年至2007年期間進行了重組上市,將大部分非核心業(yè)務剝離,同時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收購和兼并,從而成為國內最大的石油上市公司之一。
3.中國上市公司要約收購:中國上市公司中出現(xiàn)了兩起要約收購的案例,其中一起是收購方全額要約,另一起是部分要約。這些案例對于中國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律規(guī)定和實踐操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4.美國PantryPride公司收購Revlon化妝品公司:這是典型的杠桿收購案例,通過發(fā)行垃圾債券為收購融資。這次收購后來因為公司陷入財務危機而被迫破產(chǎn)清算。
5.波音兼并麥道:波音公司在2000年成功兼并了麥道公司,這次兼并推動了波音公司在民用航空領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大幅提升。
6.戴姆勒-奔馳與克萊斯勒合并:這次合并于1998年完成,是歐洲和美國汽車工業(yè)史上最大的兼并之一。這次合并對于雙方公司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7.思科公司的發(fā)展之道:思科公司通過頻繁的收購來實現(xiàn)快速低成本擴張,是典型的利用收購作為企業(yè)發(fā)展手段的企業(yè)。
8.AOL并購時代華納:這是歷史上最大的媒體合并案例之一,AOL并購時代華納后組建了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
9.大通曼哈頓兼并JP摩根:這次合并于2000年完成,是銀行業(yè)歷史上最大的兼并之一。這次合并使得大通曼哈頓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
10.惠普并購康柏:這次合并于1999年完成,是計算機行業(yè)最大的合并案例之一。這次合并使得惠普成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廠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兼并收購投資策略存在高風險和不確定性,需要投資者謹慎行事。
(二)垃圾債投資策略
垃圾債投資策略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策略,適用于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垃圾債投資策略:
1.買入并持有策略:選擇信用評級較低的債券,然后長期持有,以獲得高收益。這種策略的風險在于,如果債券違約,投資者可能會損失本金。
2.動態(tài)增強策略:在原有投資組合中加入一些信用評級較高的債券,以提高投資組合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同時,也可以利用增強型回購等方式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
3.杠桿策略:利用財務杠桿來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這種策略的風險在于,如果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投資者可能會損失本金。
4.垃圾債輪動策略:選擇不同行業(yè)或地區(qū)的垃圾債,根據(jù)市場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形勢進行輪動操作,以獲得高收益。這種策略需要投資者對市場有較高的敏感度和判斷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垃圾債投資策略存在高風險,投資者需要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并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倉位控制和風險管理。此外,投資者還需要關注債券的信用評級、發(fā)行主體的財務狀況等因素,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米爾肯通過垃圾債投資策略取得的成功案例是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間,他通過包銷垃圾債券籌集到了930億美元,其所在部門利潤占到了公司總利潤的100%。這使得他被譽為垃圾債券之王。
此外,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垃圾債策略投資案例:
1.1998年俄羅斯債券危機:在俄羅斯債券危機爆發(fā)前,一些對沖基金和投資者大量買入俄羅斯債券,并利用財務杠桿放大收益。危機爆發(fā)后,俄羅斯政府違約,導致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2.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一些投資銀行和基金在購買次級貸款時,為了放大收益而采用了高杠桿策略。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fā),許多貸款違約,導致許多投資銀行和基金損失慘重。
3.2013年光大證券“垃圾債”事件:光大證券在購買債券時,為了追求高收益而大量買入信用評級較低的債券。隨著債券市場的調整和違約的增加,光大證券的債券投資組合損失慘重。
4.2015年民生銀行“違約門”事件:民生銀行在購買債券時,因為債券選擇不當和風險管理不力,導致多次債券違約,損失較大。
以上案例都表明,垃圾債投資策略存在高風險,需要投資者謹慎選擇投資策略和進行風險管理。此外,投資者還需要關注債券的信用評級、發(fā)行主體的財務狀況等因素,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三、相對價值套利策略
相對價值套利策略是一種尋求兩個證券間的價差而不是跟隨一般市場方向獲利的套利交易策略。這種策略是通過買多和做空,獲取與市場無相關性的投資報酬。相對價值套利策略主要操作方式是通過買多和做空,獲取與市場無相關性的投資報酬,由于多空倉位都有,相對價值策略的風險比傳統(tǒng)投資或單一趨勢的避險策略大為降低,過去所取得的績效也始終穩(wěn)定。相對價值套利策略適合機構及大資金,對風險要求極低的投資者。
(一)固定收益套利策略
固定收益套利策略是一種投資策略,主要利用債券市場上的價格錯位來賺取利潤。以下是一些固定收益套利策略的例子:
1.互換息差套利:這種策略是最受歡迎的固定收益套利策略之一。套利者進行一筆面額互換交易,收到的是固定息票率的CMS,付出的是浮動的倫敦銀行同業(yè)拆借利率Lt;同時,套利者賣空一張與前面互換相同期限的平值國債,并將賣空所得投資于保證金賬戶,以賺取回購利率。綜合考慮這兩條腿總的現(xiàn)金流,套利者收到的是固定的年金SS=CMS-CMT,付出的是浮動息差St=Lt-Rt。
2.收益率曲線套利:這種策略通常是在收益率曲線的某些點上做多、另一些點上做空,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組合的風險。例如,投資者做多5年期國債,同時做空2年期國債與10年期國債,使得該投資策略對收益率期限結構的數(shù)值與斜率呈現(xiàn)中性。
這些策略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它們可以幫助投資者賺取利潤,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投資者需要謹慎選擇投資策略和進行風險管理。此外,投資者還需要關注債券的信用評級、發(fā)行主體的財務狀況等因素,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二)可轉債套利策略
可轉債套利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折價套利:在可轉債價格低于其轉股價值時,可以通過買入可轉債并轉股來獲利。
2.正股漲停套利:當可轉債對應的正股漲停時,可以利用可轉債沒有漲停規(guī)則的漏洞進行套利。
3.到期套利:在可轉債即將到期時,可以利用到期套利策略來獲利。
4.配售套利:在可轉債發(fā)行時,可以通過提前買入正股并持有以獲得可轉債的配售。
5.下修博弈套利:當可轉債的債券價值低于其轉股價值時,可以通過下修轉股價來提高可轉債的債券價值,從而獲利。
6.回售博弈套利:當可轉債的回售價值高于其市場價格時,可以通過回售可轉債來獲利。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可轉債套利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大部分可轉債不到130不賣出,以及在沒有正式強贖公告之前不要輕易放棄可能更高的收益等。此外,需要關注市場行情和相關條款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三)股票交易套利策略
股票交易套利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折價套利:在股票價格低于其價值時,通過買入股票并等待其上漲到價值附近時賣出,以賺取差價。
2.漲停板套利:當股票價格漲停時,通過買入股票并在下一個交易日賣出,以賺取差價。
3.期貨套利:通過同時買入和賣出期貨合約,以賺取期貨合約之間的價格差。
4.股票期權套利:通過買入和賣出股票期權,以賺取期權權利金的變化。
5.跨市場套利:在兩個不同的股票市場之間,利用市場之間的價格差異進行套利。
6.股票交易配對套利:主要是利用同一行業(yè)內兩個公司的股價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通過買入一個公司、賣出另一個公司的配對交易方式來獲取利潤。這種策略通常是在同一行業(yè)內具有相似業(yè)務、財務狀況和估值水平的兩家公司之間進行,以尋找潛在的套利機會。具體來說,如果兩個公司的股價存在偏差,并且這種偏差可以被視為一種系統(tǒng)性錯誤,那么就可以通過買入被低估的公司、賣出被高估的公司的配對交易來獲利。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配對套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選擇合適的交易時機、控制風險、及時止損等。此外,需要關注市場行情和相關條款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四、薄利多銷策略
(一)做空市場策略
做空市場策略主要是利用市場下跌的機會,通過賣空股票、期貨或其他金融產(chǎn)品來獲取利潤。以下是一些做空市場的典型案例:
1.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在次貸危機爆發(fā)后,一些投資者開始做空房地產(chǎn)市場,通過借入股票或期貨合約并賣出,以等待市場下跌后再買回并歸還借入的股票或期貨合約,從而獲取利潤。
2.2015年股災:在2015年股災期間,一些投資者開始做空股票市場,通過借入股票或期貨合約并賣出,以等待市場下跌后再買回并歸還借入的股票或期貨合約,從而獲取利潤。
3.2018年比特幣泡沫:在比特幣泡沫期間,一些投資者開始做空比特幣,通過借入比特幣并賣出,以等待比特幣價格下跌后再買回并歸還借入的比特幣,從而獲取利潤。
需要注意的是,做空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投資者了解市場行情和相關條款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此外,投資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控制風險、及時平倉等。
(二)新興市場策略
新興市場投資策略主要是指投資者在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的國家和地區(qū),如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地尋找投資機會,以獲取更高的收益和增長潛力。以下是一些新興市場投資策略的典型案例:
1.投資新興市場股票:新興市場的股票通常具有較高的收益和風險。投資者可以選擇具有良好前景和成長潛力的公司進行投資,如巴西的石油公司、印度的科技公司等。
2.投資新興市場債券:新興市場中的債券通常都是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信用評級較高、財務狀況穩(wěn)健的公司或政府進行投資,如中國的國債等。
3.投資新興市場貨幣:投資者可以投資新興市場的貨幣,如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等,以獲取更高的收益和增長潛力。
4.投資新興市場相關商品:投資者可以投資新興市場的商品,如黃金、原油等,以獲取更高的收益和增長潛力。
需要注意的是,新興市場投資策略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投資者了解市場行情和相關條款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此外,投資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分散投資、控制風險等。
(三)股票市場中性策略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是一種投資策略,指的是基金管理人對兩種具有一定相關性的股票,采取相等規(guī)模做多和做空的對沖策略,以此讓市場平均收益(Beta)值接近零來對沖系統(tǒng)性風險(比如政策風險、經(jīng)濟周期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等),并保留超額收益(Alpha),從中獲取一些利潤。
通俗地說,就是做多看好的股票,做空不看好的股票,但多空組合的股票具有一定相關性,比如是白酒類、醫(yī)藥類或者大宗商品類等等。由于同時持有多頭和空頭策略,理論上不論市場大盤指數(shù)的趨勢是上漲還是下跌,該策略都不會受到大盤趨勢的影響,由此可以隨時賺取多空投資組合之間存在的超額收益。
例如:基金管理人可以找一組高度相關的股票,這樣的股票價差往往會在一定區(qū)間內正常波動,但是由于某種原因這一組股票價差會超出正常波動范圍,出現(xiàn)失衡狀態(tài)。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做空高估的股票同時做多低估的股票,當價差再次回到均衡狀態(tài)時同時平倉,賺取偏離的價差收益。